施作防水工法注意事項
今天要探討的是:如何能享受到使用石材的浴室,又能兼顧防水無慮的雙贏工法
一般硬底磁磚浴室,首重防水工程,但石材或大面積地磚則首重底層排水功能,不能治標不而治本
大多數建商主事者以代銷出生為背景的居多,對於營造工法的鑽研多半著墨不深
所以筆者在許多失敗的建案中探討出前篇網誌的心得,在購屋前建議買方了解清楚建商的工法後再購買較有保障
以下有幾個建議事項
1.如果是新成屋施作防水高度建議至樑下
2.若是改建工程則牆面最下層壁磚務必要整排拿掉(拆除時小心誤傷及溝縫處之原有防水)施作L型防水
3.若是淋浴間兼做蒸氣室則需另在做補強
以下討論是浴室改建工程
防水施作步驟流程如下:
1.施作止水墩
(浴室及淋浴間門檻乾溼區都要做)
2.乾溼區分別打底並做好洩水坡度
3.上防水底漆 讓防水底漆滲入毛細孔內
(凡是騷底工法 地板務必預留暗排水孔
軟底工法建議 地板在允許的狀況下留下暗排水孔
若是硬底工法 只要洩水坡度順暢則無特別要求)
4.待防水底漆乾固之後即可上第一度防水骨料
(門檻外側需留白一段不塗骨料 以便觀察是否有滲漏現象)
5.乾固之後重點區再加強防水骨料
(門檻及排水孔位置)
6-1.完全乾固之後,將排水孔堵住(務必完全堵死),先針對濕區做試水
6-2.在水位線做記號
6-3.查看門檻留白處是否有如照片所示的滲漏現象
6-4.並至樓下天花板觀察所有管線是否有滲漏情形
7-1.反向操作 換乾區試水 查看門檻外緣是否有如照片所示的滲漏現象
7-2.於防水施工前建議將工法圖貼在工地現場,並標明注意事項
8-1.待水退去時在積水區做記號
8-2.於積水區洩水坡度用水泥砂漿重新打底 確認底層不會積水
9.針對滲漏部分做防水膠加強
10-1.待完全乾固之後做第二度防水骨料塗佈
10-2.第二次防水骨料 並在角隅加貼不織布
11-1.完全乾固之後再做放水測試
11-2.設定水位線
11-3.觀察門檻前緣有無滲漏情形
11-4.觀察浴室外圍牆角有無滲漏或水滯
11-5.至樓下天花板及吊管查看有無滲漏或水滯
12-1.確認任何漏水現象後即可在角隅及排水孔四周加上防水膠補強
12-2.待完全乾固後再做第三次防水骨料全面施作,以上防水階段便告一段落,即可安排下一階段的泥作工程
13-1.首先將暗排水孔用粗纖維布覆蓋,止水墩上再加上ㄇ型門檻
落水口處崁入截水溝,但須注意水平問題,之後就可以施作騷底工法
13-2.壁地磚均可貼回
13-3.抹縫完成,工程期間排水孔均要堵起,洩水坡度也要注意不可積水
13-4.所有工程完成後,建議將樓下的存水彎清理洗淨,確保日後排水通暢
PS.以上防水工法固然重要
但如何找到一組願意配合又有職業道德的工班也是一個課題
另外防水材料、施作時間及成分配比也是關鍵因素
請慎選可以跟泥作相接合的防水骨料 避免日後產生地磚膨空現象
特別注意 施工完成之後勿在地板或牆角鑽孔,以免破壞防水層,造成前功盡棄
上述總結:防水工程不是做心安的有做就好,而是要工法確實並反覆測試後證明無漏水才是治本之道
希望以上的網誌對您有所幫助,若有違誤請社會賢達不吝指教。